2012-04-18 10:18:00 我要评论
宋晓晖 郭爱武 来源:济南日报 本报4月17日讯(记者 宋晓晖 通讯员 郭爱武)市委督查室、市改善民生工作组近期对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承担的民生实事工作任务进行了督查调度。截至3月底,10件为民实事正按计划进度顺利推进。
实事1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责任单位]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工作进展]公共租赁住房情况:目前经审批列入建设计划的公租房项目17个,约16108套、124.23万平方米。截至3月底已开工文庄新居、盛福片区等5个项目9945套、85.84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企业集资建房)情况:目前已落实符合条件的企业集资建房项目5个,约6253套、81.47万平方米。已开工集资建房项目2个约3400套、48万平方米,达到开工建设3000套集资建房的任务目标;配租房源落实情况:2011年开工转入今年继续建设的项目17个约2.57万套,目前续建项目正在按照进度要求进行施工,积极推进。预计年底竣工并进行配租的项目共6个,约计6163套。
实事 2提高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
[工作进展]截至2月底,全市新农合个人筹资及参合信息录入工作已全面完成。2012年全市参合农民313.86万人,实现应参尽参,各县(市)区人均筹资标准均达到300元,其中高新区达到人均320元。截至3月底新农合资金已到位25990万元,其中个人缴费部分18832万元、各级财政补助资金7158万元。根据各县(市)区2012年新农合补偿方案,济阳、长清、高新、历城、平阴、商河、市中、天桥住院补偿封顶线均达到15万元,槐荫区达到16万元,全市住院补偿封顶线平均达到14.8万元。
住院补偿在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分段补偿,最低40%,最高可达60%;县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比例不低于60%,多数区县达到70%;乡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比例不低于85%,部分县区达到90%以上。新农合补偿水平不断提高,1-3月份全市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达到75%。
实事 3提高城镇居民
医保补助标准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工作进展] 根据省财政厅、人社厅、卫生厅文件,2012年各级政府对参保(合)居民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40元。经市人社局与市财政局沟通,我市将于今年居民医保缴费期结束后,按规定提高政府补助标准。
实事 4提高企业退休人员
养老待遇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工作进展]根据省里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本次调整增加和补发的基本养老金,随4月份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一并发放到位。
实事 5公办特殊教育学校
在校生免费教育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工作进展]根据市财政局、市教育局文件规定,我市自2012年起公办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定额由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至9000元,对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补助伙食费、交通费,免收课本费、校服费、住宿费等,所需资金由市和各县(市)区共同承担。
实事 6建设肉类蔬菜流通
追溯体系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工作进展]3月27日,市商务局与山东浪潮齐鲁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标志着我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实事 7实施放心早餐工程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工作进展]通过媒体发布早餐服务“盲区”征集公告,倾听广大市民对放心早餐工程建设的意见建议。通过政策调控,引导建设企业在早餐服务“盲区”发展连锁店、设置早餐车。
实事 8加快推进基层文化
设施建设
[责任单位]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工作进展]全市县以下三级公共文化设施首批进入验收阶段的有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11个、社区文化中心62个、农村文化大院87个。3月28日开始对以上设施进行验收,4月底前全部验收完毕,对验收达标的单位,及时兑现“以奖代补”资金。
实事 9公共文化设施全部
免费开放
[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工作进展]市图书馆、艺术馆已对广大市民实行免费开放,各县(市)区“两馆”也已实行免费开放。
实事10建邮政便民服务站
[责任单位]市邮政局
[工作进展]已在全市累计建设站点2606处,其中城区920处,县域1786处。包括个体工商户1917处,连锁药店、加油站和电信运营商217户,三农服务站412户,邮政报刊亭30户,村(居)委会30户。已实现票务通、缴费通、邮政通、商品通四大门类近20余项服务内容。全市累计服务百姓达到500万人次,总缴费规模超过5700万元。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