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125个项目“快步跑”
2012-04-17 10:10:00 作者:李雪梅 冯文花 来源:济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槐荫区 西部新城
[提要]
推进125个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提速,确保“十艺节”前西部新城华彩亮相。今天召开的槐荫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靓丽槐荫”推进大会上,槐荫区新一届领导班子对全区发展谋篇布局。
本报4月16日讯(记者 李雪梅 通讯员 冯文花)成立发展实体经济、建设靓丽槐荫、优化发展环境、创新社会管理4个领导小组,以及西部新城建设协调推进、重点项目拆迁推进、招商引资促进3个委员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落实的意见》和《全区重点工作推进实施方案》,建立8项工作推进机制,推进125个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提速,确保“十艺节”前西部新城华彩亮相。今天召开的槐荫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靓丽槐荫”推进大会上,槐荫区新一届领导班子对全区发展谋篇布局。
工业服务业
双轮驱动发展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根本支撑。槐荫区主要领导说:“必须紧抓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
在发展工业经济方面,该区围绕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做好九阳、重汽特种车等企业的服务工作,加快推进二机床数字化研发中心、重型机床技改项目和新峨嵋炼钢用新材料生产项目;积极扶持山东天岳公司加快发展,全力推进总投资11亿元的LED晶体项目一期试验基地建设,力争两三年内形成以天岳为龙头的济南微电子产业基地;重点抓好总投资约60亿元的华润山东医药物流中心、山东天宝生产基地和西部热电联产等8个工业项目建设。
在发展服务业方面,槐荫区将积极推进济南西站片区金融后台服务区、省委党校东片区等金融产业项目建设和以泉城软件园为主体的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加快总投资约100亿元的省会文化艺术中心、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传媒大厦、西街工坊创意文化产业园等7个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力争投资33亿元、占地500亩的会展中心年内开工,推动投资约100亿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项目尽快落地;加快连城国际、恒大CBD、润华南广场等12个商业商务项目建设,带动高端商务业的培育和发展。
破解难题
助推125个重点项目提速
今年,槐荫区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达125个,其中涉及“十艺节”重点工程、商业地产、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有104个,估算总投资约1200亿元,
2012年计划投资约210亿元。围绕迎接“十艺节”,该区明确从现在起到明年9月底,集中优势,突破“拆”、“建”、“管”三个关键环节,全面开展城市建设整治大会战。
在拆迁方面,该区将尽快完成北大槐树、南辛庄、经四纬十二、中大南4个棚改片区的拆迁收尾工作;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二环西路、纬十二路沿线房屋征收工作;大力推进段店片区拆迁改造,力争下半年全面展开济南西站片区内8个村庄整合和西沙村等3个旧村改造工作,尽快启动丁字山、五里牌坊、路港商业广场二期等老城片区的拆迁改造。
在加快项目建设上,力争年内场站一体化工程、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绿地缤纷城等项目建设基本完成,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三馆”、国际花都等项目实现主体封顶,恒大雅苑等项目全面开工并取得明显的形象进度;继续加快中大南、后屯苗圃等棚改安置房和世纪中华城、高铁西侧公租房、济南铁路局集资建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尽快启动小董大金安置区、安置一区二地块和北大槐树、经四纬十二等棚改片区回迁安置房建设,力争年内实现居民回迁;扎实推进大溪地、凯旋新城东区等26个重点房地产项目建设;推进西站片区内50公里新建续建道路、刘长山路西延长线、纬九路、济齐路等重点道路和小清河、腊山分洪、济西湿地公园等重点工程建设。
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上,全面展开以市容道路等10项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突出抓好济南西站、主要道路、城市出入口等区域周边的景观打造和环境提升。
优化发展环境
主动回应各方期待
槐荫找准自己的发展路径,一切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服务:充分发挥企业家联谊会的平台作用,全力办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十件实事”;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落实公开承诺、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各项制度,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加快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步伐,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大力营造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积极落实教育为民、帮扶爱民等“十件实事”,组织开展“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社会治安监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完善城乡群防群控网络。
李润杰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