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济南

舜耕路的行道树成了“阴阳脸”  谜底:树种不同

2012-04-17 08:28:00    作者: 薛良诚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阴阳脸 行道树 树种不同
[提要] 进入4月以来,省城街头,鲜花盛开,树木吐绿,到处充溢着春天的气息。然而,日前有细心的市民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舜耕路济南电视台西侧人行道上的两排行道树竟长成了“阴阳脸”。

 舜耕路的行道树成了“阴阳脸”。

    □文/片 本报记者 薛良诚
  同一条道路,同一侧人行道,仅仅只是间隔了一个非机动车道,并列生长的两排行道树长势如此迥异!
  进入4月以来,省城街头,鲜花盛开,树木吐绿,到处充溢着春天的气息。然而,日前有细心的市民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舜耕路济南电视台西侧人行道上的两排行道树竟长成了“阴阳脸”。很多市民猜测:这排大树莫非已经集体死亡?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奇特现象?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走访——
  一条路上俩季节——
    行道树异常现象引发猜测

  16日下午,记者在舜耕路济南电视台西侧的东辅道上看到,紧邻机动车道生长着一排行道树,看样子都至少生长了20年。尽管已经进入4月中下旬,但此时还仿佛处于冬眠状态,树梢上依旧光秃秃的,偶尔,能看到蹿出的一串串嫩芽。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侧几米外的一个绿化带,宽约三四米,这里同样生长了一排行道树,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机。
  见此情景,一位路过的市民自言自语地说,“可惜,好端端的都死了?”
  随后,记者在周围的千佛山路、青年东路等路段也发现这种“阴阳脸”的奇怪现象,尤以舜耕路这一段最为明显。有不少树,记者观察了大半天,也没有看到一丝发芽的迹象,莫非这些树真的已经死了?
    其实谜底很简单——
    非同一树种,习性各不同

  “它们没死,是还没有发芽呢。”一位正在修剪苗木的园林工人说。他解释说,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因为,两排行道树根本不是一个树种,西侧的一排是国槐,东侧的一排则是五角枫。只不过,打眼一看,两个树种的树干长得特别相似。不过,若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单单从叶子上就能找出二者的明显区别。记者揪下一片“国槐”树叶观察,果然发现了异常:五角枫外形明显不同于常见的槐树叶。
  据工作人员解释,五角枫属于引进树种,栽植至今树龄已经在10年以上了。“树种不同,生长习性自然也会有区别。”据济南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吕成民介绍,国槐发芽与气候有密切关系,今年春季气温偏低,加之几次冷空气来袭,温度一直上不来,国槐保持不住发芽需要的温度,必须在温度稳定情况下才能发芽。
    业内人士得出结论——
    国槐发芽期推迟了10天

  “这些年,国槐发芽是越来越晚了。”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化局公共绿地管理处处长王吉栋不经意地感慨说,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速,道路路面硬化等环境的改变,对树木生长影响很大,省城不少路段行道树出现“死不了、活不好”的尴尬现象。
  济南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郭京山告诉记者,园林绿化其实很讲究,有一个严格的标准,譬如根据树的大小、品种、根系挖坑,槐树根系发达,需要占用的面积自然大一些。他分析说,今年受低温、干旱等因素影响,对植物生长造成了一定影响。目前,济南市及各区园林部门越来越重视绿化工程质量,深挖树坑、更换好土、增加营养(媒质)、适时养护,整体较前几年都有了明显提高。
  不过采访中,有业内人士、热心市民总结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二十年前,国槐大概在三月底四月初开始发芽,而现在直到四月初到四月中旬才开始发芽,发芽期推迟了10天左右。
    国槐为啥普遍长不好——
    专家总结四大不利因素

  济南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吕成民告诉记者,国槐发芽晚的现象,与自身生长、土壤硬化、气候等诸多因素有关。“国槐是良好的绿化树种,常作庭荫树和行道树,国槐以其抗污染、耐盐碱、耐修剪、适应能力强等优点成为优良的绿化树种。国槐在济南市多作为行道树遍布于许多街道,同时也遍布于庭园和绿地,但是近几年国槐在街道多数长势衰弱,特别是春季发芽早晚不整,影响了绿化效果。”这是什么原因?
  去年,吕成民专门对舜耕路、和平路、趵北路、经五路及经六路等20年以上树龄的国槐进行了调查,总结出以下原因:一是立地条件差,土壤密实,随着树龄增长,树冠扩大,需要更多的水分和养分的补充,树木需要具有强大的根系。现有树穴大都只有1平方米左右,四周是沥青路和不同形式硬化的人行道,其下面是夯实的灰土,阻碍了国槐根系的发展,根系的生长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养分不能满足正常生长的需要,最终导致树木生长量减少,发芽迟缓,抽芽受阻,树冠稀疏,部分树冠枯死等。二是融雪剂等污染的影响,冬季大量使用含盐量高的融雪剂,造成土壤严重污染,大量含有融雪剂的雪堆放在树堰里,雪水融化后致使国槐生长的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多,植物处于生理干旱状态,抑制植物的生长。三是病虫害,行道树国槐长势衰退,给病虫害的危害提供了可乘之机。如常见的腐烂病、溃疡病和其他腐朽病等;国槐虫害主要有槐尺蠖、银纹夜蛾、国槐潜叶蛾、槐蚜、桑白蚧、草履蚧、锈色粒肩天牛、国槐红蜘蛛、双齿长蠹等。第四个是营养缺乏,这些大树在这种不良环境下,缺乏营养是必然的。在正常环境下,大树可不必施肥,在这种不良环境下每年施一次肥是完全必要的。但目前很难做到这一点。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应从改善地下环境和加强日常养护两方面着手,增强国槐行道树的长势。同时,在新扩建园林绿化工程时,注意从扩大树穴、改良土壤、施肥、加强养护、加强病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入手。”吕成民表示。

李润杰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站搜索: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