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济南

每天该吃多少盐?6克!市场难买控盐勺,怎么控?

2012-04-16 09:32:00    作者:高明兴 王晓阳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摄入盐分 慢性病 高血压
[提要] 控盐套装由限盐罐和一大一小两把控盐勺组成,大勺容量是6克,小勺的容量为2克。每天用大勺取6克盐放入限盐罐,即为一人当天的最大用盐量,烹饪时只用限盐罐来撒盐。如果不习惯用限盐罐,一日又吃三餐的话,每次每人取一小勺盐就可以了。

 免费发放的控盐勺。高明兴 摄

    控盐套装由限盐罐和一大一小两把控盐勺组成,大勺容量是6克,小勺的容量为2克。每天用大勺取6克盐放入限盐罐,即为一人当天的最大用盐量,烹饪时只用限盐罐来撒盐。如果不习惯用限盐罐,一日又吃三餐的话,每次每人取一小勺盐就可以了。高盐饮食能够引起高血压在内的诸多慢性病,但记者采访发现市民普遍不了解膳食中要注意减盐,甚至对摄入盐分过高的危害并不在乎。
  □本报记者 高明兴 实习生 王晓阳
  近日,我省发布的一份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基线调查结果显示,18岁-69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44%,7岁-18岁中小学生血压偏高检出率达14.1%,成人标准日调味品食盐摄入量为12.5克,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6克)的两倍多……过量食用盐成为我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的重要原因。如何量化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济南市场上却难寻专业定量的控盐勺。不少市民疑惑:频繁谈控盐,买不到定量工具如何控?

每天6克食盐摄入推荐量,如何衡量?
  我省最新的高血压项目基线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大范围减盐已刻不容缓。
  省卫生厅等15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山东省2012年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工作方案》提出了诸多措施,如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餐饮服务、食品销售环节等采取减盐措施,提出“鼓励零售企业供应销售标准控盐工具”“推广使用盐勺、盐罐等限盐工具”“以家庭为单位发送控盐工具及低盐膳食宣传材料,30%以上的家庭能够正确使用控盐工具”等。
  那么控盐工具是什么样子?14日上午,省科技馆内正在举行“健康山东”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科普展,记者在这里见到了免费发放的专业控盐套装。控盐套装由限盐罐和一大一小两把控盐勺组成,大勺容量是6克,小勺的容量为2克。
  “每天用大勺取6克盐放入限盐罐,即为一人当天的最大用盐量,烹饪时只用限盐罐来撒盐。”工作人员介绍,“如果不习惯用限盐罐,一日又吃三餐的话,每次每人取一小勺盐就可以了。”
    做饭把握不好放盐量,市场难买控盐勺
  免费发放的控盐套装固然好用,但刚领过套装的钟女士却有些担忧,“控盐套装总不会天天送吧?万一领的勺子不小心弄坏了,没地方买啊。”一旁的李先生也有同感,“平时做饭肯定把握不好放盐的量,没这种勺子可怎么量啊。”
  现实情况并不乐观,15日记者走访了济南多家大型超市,却买不到专业定量的控盐勺。超市的售货员甚至说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控盐勺”这种工具。
  “我们这里的勺子有很多,你可以挑一把最小的凑合着取盐用。”在花园路一家大型超市,售货员小孙指着货架上大小不一的勺子说,“没见过有顾客专门来买量盐的勺子”。在超市周边的小市场、小商店里,记者转了一圈同样也没找到专业定量的控盐勺。
低盐膳食知识知晓率低,市民普遍接受不了
  在我省发布的这份最新调查报告中,18岁-69岁人群定量控盐勺的使用率仅为6.86%,其中城市(14.09%)明显高于农村(3.80%)。定量控盐勺使用率偏低除了市场上购买难以外,也说明市民对低盐膳食知识知晓率偏低。
  高盐饮食能够引起高血压在内的诸多慢性病,对身体危害很大,但记者采访发现市民普遍不了解膳食中要注意减盐,甚至对摄入盐分过高的危害并不在乎,这自然给引导低盐膳食增添了不少困难。
  在黄台菜市场经营餐具店的刘先生说,“吃了大半辈子盐,一下子让少吃还真习惯不了。”刘先生的妻子则说,“一天6克盐太少了吧,平时一顿饭也不止这个数。”在北园大街附近经营一家小超市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我可没法少吃盐,菜淡了怎么能吃得下去?”
  在花园路一家大型超市里做兼职的几位大学生表示,没有听说过每天6克的控盐标准,但愿意尝试一下健康的盐摄入量。采访中记者发现,往往只有患有高血压的市民才比较注意日常生活进行控盐。
  “山东人吃盐多,要减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省立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王潍博说。

李润杰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站搜索: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