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济南

济南城管推出十大行动百件实事

2012-03-23 09:14:00    作者:陈加宝   来源:济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十大行动 百件实事 美丽泉城
[提要] 为认真贯彻全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推进大会精神,市城管局解放思想,求实务实,迅速成立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班子,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推出了“十大行动、百件实事”,力求全面提高省会城市管理水平。
    本报3月22日讯(记者 陈加宝)为认真贯彻全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推进大会精神,市城管局解放思想,求实务实,迅速成立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班子,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推出了“十大行动、百件实事”,力求全面提高省会城市管理水平。
    “十大行动”重实效
    围绕加强省会城市管理,济南城管紧扣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研究制定出城市管理“十大行动”。
    依法整治违法违章建设行动,深化各区、街道办(镇)整治违法违章建设月份绩效考核,落实属地管理,加大问责奖惩力度,坚决遏制违法违章建设行为。户外经营整治行动,组织各区编制便民摊点群设置导则,向社会公示。将便民摊点和占道经营整治列入全市城市管理重要指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对30条市区道路进行综合整治,包括商业牌匾整治、视觉污染清除、建(构)筑物立面出新、文化墙建设、绿化美化提升等。广告牌匾与夜景亮化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各类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的违法违规广告,提高设置档次,打造户外广告“泉脉画卷”精品展示区。
    建筑渣土整治行动,联合交警等部门,严厉打击渣土车乱倒乱闯等违法违章行为,抓好全市665处建筑工地的渣土监管,确保建筑渣土源头监管率达到99.6%,渣土运输车辆密闭率达到99.3%,渣土处置工地规范处置率达到99%。城乡清洁行动,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对60余条道路进行整治,以优美环境迎接“十艺节”。数字化城管体系建设行动,对全市城管各项业务实时监控、全时段巡查,发现问题当场处理,建立市、区、街和专业执法大队大巡查新格局。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建设行动,加强城管法规咨询服务站宣传,推进城市管理法律规章编制。城管行风建设行动,进一步激发基层创先争优活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执法效能,服务优化发展环境,构建“人民城管”品牌。城管社会动员行动,坚持“人民城市人民管”方针,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形成共创文明城市强大合力。
    “百件实事”惠民生
    济南城管坚持开门办城管,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直接采纳市民建议26条,并推出74条城管具体任务,形成100件为民实事,更加注重民意、注重长效、关注民生。其中包含,免费清疏全市280个社区37000多个开放式小区化粪池,
 实施网格化动态管理。整治环境脏乱差,以城乡结合部、街巷支路、集贸市场为重点,清理各类垃圾死角,加大环卫硬件设施建设,年底实现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达90%。新设4000个果皮箱,新增道路清洗扫路车20辆、多功能洒水车60辆、生活垃圾压缩车50辆。
    加大公厕建设,新改建200座公厕,免费开放450座公厕,统一新设公厕导示牌、标识牌400套。推进垃圾转运站建设,新改建生活垃圾转运站20处,基本建成规模200吨/日的餐厨废弃物处理工程。规范便民经营摊点,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街巷支路规范”原则,抓好市区140条主要道路、22个重要片区、510个窗口部位市容整治,规范管理170余处便民摊点群、455个西瓜临时销售点、297处修车点、1050处书报摊。高标准做好市区4321万平方米的道路保洁,保证城区机扫率97%,洒水冲刷率6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加大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开工整治八涧堡段、白马一居段、七贤段、二环西路以东津浦铁路北侧、泺口段、西周段。
    五项机制保落实
    济南城管研究制定五项机制,确保件件落实到位。重心下移机制,按照市局包面、区局包片、中队包段原则,将市区310平方公里划分成3700余个网格,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把各类违法违章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主动发现机制,建立市、区、街、居四级巡查队伍,实行24小时大巡查,领导干部包项目、包任务、包进度、包责任、包实效,当场发现、当场处置,不给违法行为留有侥幸余地。
    监督考核机制,成立督导考核领导小组和督查办公室,每周一调度,半月一讲评,一月一通报,专项督导,确保年底前将全部完成。责任追究机制,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主动办好,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协调相关部门、人员办好,干不好就要问责。社会动员机制,面对面回应群众诉求和媒体监督,组织各种形式的市民恳谈会,聘请城管社会监督员,动员全社会参与城管义务劳动日,发动社会各界共建美丽泉城。
李润杰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