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泺口穿黄隧道扫除北跨障碍
2012-03-02 08:54:00 作者:王彬 来源:济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北跨 空间 天桥区
[提要]
“北跨”战略备受市民关注,但受限于种种因素进展缓慢。参加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天桥代表团赵新生等代表提出的推进和加快我市“北跨”战略、拓展济南发展空间的意见建议,今天被确定为本次大会的唯一一件议案,交市政府办理。
本报3月1日讯(记者 王彬)“北跨”战略备受市民关注,但受限于种种因素进展缓慢。参加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天桥代表团赵新生等代表提出的推进和加快我市“北跨”战略、拓展济南发展空间的意见建议,今天被确定为本次大会的唯一一件议案,交市政府办理。
加快“北跨”战略是济南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生态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而且条件已经成熟。黄河北地区民资丰厚、产业初成规模,历史底蕴深厚、风光秀丽,但由于黄河这一天然屏障的阻碍,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黄河南,产业层次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缓慢。加快黄河北部的开发建设,尽快改变该地区落后面貌已是当务之急,成为全市干群的共同呼声和强烈愿望。近年来,天桥区多方筹集资金,着力打造了济南化工产业园区和鹊山龙湖两大发展平台,通过前期大量的实质性推进工作,具备了北跨发展的诸多优势条件。
赵新生等代表在经过充分的调研后,总结出“北跨”战略发展缓慢的原因。跨越交通是“北跨”发展的瓶颈。目前市区跨河的交通道路主要有黄河大桥和建邦大桥两条收费桥梁,其他均为浮桥,每年冬季凌汛期,浮桥拆除后,两岸市民上下班需多行十几公里绕行黄河大桥,交通出行极其不便。绕行距离远,交通成本大,成为阻碍济南北跨发展的一大屏障,严重阻碍济南向北发展。而且,因黄河北地区一直是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城市基础近乎空白,设施建设相对分散,城镇间缺乏联系与协作,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呈薄弱状况,目前无法承担人口集聚和城市北跨。黄河北部地区尚未作为城市来进行规划,片区开发和建设无章可循,真正意义上的“北跨”发展无从谈起。此外,缺乏重大项目带动、土地价格相对周边区县过高和观念问题也成为阻碍“北跨”的重要因素。
针对现状,代表们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是将黄河北地区定位为“济南市北部新城区”,将包括化工产业园和鹊山龙湖以及大桥、桑梓店两镇驻地,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进行科学规划;二是对鹊山龙湖项目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和用地指标、规划以及理顺项目运作机制上给予支持,为“北跨”战略全面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更加重视黄河以北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议济南市联合周边城市或相关企业,使建邦大桥由BOT模式转变为BT模式,协调省里尽快取消黄河大桥收费,开通至桑梓店镇的城市公交,启动泺口穿黄隧道建设,为北跨发展扫除障碍;着力突破土地和规划两大瓶颈,对天桥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出重大调整,增加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加大土地供应量,通过相关政策扶持解决地价过高的制约因素。
李润杰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