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8 10:33:00 我要评论
来源:都市女报“嗷……”从低音到高音,短促,刺耳,带着一种难以自控的突然性。如果不是每隔10分钟从喉咙里发出的类似狗吠的叫声,你无法看出这个少年的特别之处。
11月28日的下午,天空飘着细雨。张磊和他的父亲就这样站在雨里,没打伞,雨水淋湿了两人的头发。从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少年发出类似于狼嚎或狗叫的声音。在飘雨的城市里,那种声音显得另类而诡异。这次,他们从老家济阳来到济南,就是想找到让这种无法控制的叫声消失的方法。
不叫就会憋得难受
“如果不叫就会觉得憋得难受,叫出来就舒服多了。”张磊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他的父亲张强显得忧心忡忡,一言不发。两人看起来都不善言辞,除了回答问题,几乎不主动开口说话。张磊每次叫,都张大了嘴巴,脸部和身体在抽搐颤抖,叫声像是一只受伤的狼或小狗。叫完后,他马上吐了一口痰。“这种声音我自己控制不了,叫完后吐痰也是一种习惯。”叫声引起了周围人的侧目,但他显得镇定自若。父亲没看儿子,脸上流露出一种强装出来的镇定。
张磊的叫声是两个月前出现的。当时,他在一个工地上打工。“两个月前,一个工友出门时把我锁在屋里了。我为了出门,就翻墙爬水管。可是没抓好,从2楼摔了下来,手脚都摔断了。”自从摔伤后,他开始像狼一样叫。除了睡觉的时候,每隔10分钟就会叫一次。“村里人听了都觉得很害怕。我们在电视上看过这种病,有个女的被狗咬过,好像是得了狂犬病,叫的很瘆人。他7岁被狗咬过,难道是因为这个?”张强说。
前女友都不怕我的叫声
张强说,张磊从小患有多动症。从三四岁的时候,他就喜欢一个人在院子里打转。“他好像在想事,大人叫他,他会表现得很生气,好像被打扰到了。当时,我和他妈妈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都没有非常在意。”“七八岁的时候,他喜欢张大嘴巴发呆。我们不让他这么做,但他控制不了。十一二岁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他总是坐不住,坐两分钟就要站起来走两下。老师担心他打扰别的孩子学习,希望让孩子退学。”张强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病,医生说孩子患上了多动症。张强不同意孩子就这么退学,直到他15岁的时候出现抽搐的情况。“他的脸部每过十分钟就会抽动一下。像是打哆嗦一样,抽动几下后就会恢复正常。”“我们去过天津、石家庄等地方。”在最近的一次诊断中,医生认为张磊患上了强迫症。
今年2月,张磊从学校办理退学。比起父亲的缄默沉重,张磊显得要活泼。这个15岁的孩子,说他最喜欢的事情是“谈对象”。从去年到现在,他已经谈了七八个女朋友。
还未成年,干嘛着急“谈对象”呢?张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这个就不用告诉你了吧?”为什么要频繁换女友呢?张磊说,就是为了好玩,“我向她们解释小时候得过奇怪的病,所以才这样叫,她们就不害怕了。”
坐在张磊身旁的父亲,对于记者的提问似乎很抗拒。他对张磊说:“你知道什么是谈对象啊?”
孩子9岁时父母离异
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张强认为这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他9岁那年,我和他妈妈离婚了。可能离婚给孩子带来了伤害。”张强说,他和妻子的离婚是因为感情不和,“我们的性格差异比较大。她比较外向开朗,我比较内向,结婚以后,常常因为一些琐事发生争吵。”
离婚后,两人都没有再婚,各自开始了各自的单身生活。因为儿子的病情,常常有一些电话上的联络。“她带着孩子,爱交际。平时经常把一些朋友叫到家里来喝酒、聚会。我觉得这也会对孩子有影响。有时候,喝醉了还会打孩子。我们唯一的交流也只限于孩子的病情上面。现在,她自己做生意,经济状况还可以。我在天津周边当保安。”
张强认为,离婚和妻子对孩子实施的暴力导致了儿子现在的问题。“这么好的孩子真是白瞎了。”
心灵对话揭秘父子心理
孩子患上“多动抽动秽语综合征”
记者邀请了山东二安心理咨询中心的庄卫东主任来破解这位少年的心理密码。11月28日14:30左右,庄卫东来到了约好的咖啡店。记者把已经了解到的情况做了简短的介绍后,庄老师和张强父子进行了对话。
“吼叫”是在渴求沟通 “这种情况真的与心理状况有关吗?”张强将信将疑。这时,儿子开始和父亲要烟抽。张强不愿意给,张磊把手伸进了他的口袋里掏烟盒。张强用手捂着口袋。“他要抽烟,就让他抽。”听了心理医生的建议,张强放开了手。张磊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了一盒烟,从里面抽出一根,点着抽了起来。他抽烟很凶,两三分钟就抽掉一根。嘴里大口地吐着烟圈,抽烟的动作显得很老练。
庄老师分析,孩子的抽搐、吼叫、吸烟、谈对象其实都是为了引起家人的关注。家人对这点越在意,他就表现得越强烈。一方面,这反映出他渴求关注;另一方面,家长的关注如果集中在孩子的“异常”上面,会强化这种异常。孩子的表现表明他患的是一种名为“多动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心理疾病。
张磊是怎样描述这个谈对象的过程的?他说的是“玩”。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开始进行性别认同,开始向自己的父亲学习。为什么用到了“玩”这个词语?因为他认为父母的离婚,父亲的离开就是一种“玩”,是一种不负责任。
孩子的病与家庭有关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是水,父亲是墙。这两者缺一不可。离婚后,母亲的打骂其实也是一种关注。但当他在承受这些打骂的时候,他会想我的父亲在哪里?作为父亲的这座墙坍塌了,孩子的内心里开始大水漫灌。他会认为他所承受的这些打骂,有一些是替父亲挨的。他无法和母亲进行交流,这种压抑的情绪不能通过一种方式表现出来。既然说话不能表现出来,他只能通过抽搐和吼叫来表现。
离婚后,这对夫妻都没有再婚,但他们又不可能复婚。孩子的病成为他们彼此联系的重要理由。残忍点说,孩子的病是被他的父母看出来的。孩子转圈、发呆都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但是,是父亲先看出了孩子有病,并取得了母亲的共识。孩子是这种“共识”的牺牲品。而且两人再婚的可能性不大,孩子的病成为连接他们的唯一纽带。
父子应多些“共同经历”
张强说,除了看病,自己从未与孩子一起做过什么事情。“爷俩儿应该找个机会好好出去转转。去爬爬山,在山顶上喊一喊。在山上,每个人都在喊,这会让孩子意识到这种行为没有什么特别的。他就会慢慢放弃用这种方式来求关注。”
谈话进行到下午16:30左右的时候,张磊开始变得非常焦虑。他大叫起来,一再起身要拉着父亲离开。张强这时非常希望能与心理专家再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但张磊非常焦虑,一个劲儿地问时间,要拉着父亲离开。“现在,他的心理时间已经到了,不可强求,应当顺势而为。你们应该走了。”庄老师说,“多动抽动型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可以自愈的行为。但是家人对这种病情的敏感、过度关注会延长这种病自愈的时间。最好的方法就是顺势而为,不是不关注,也不过度关注。
28日下午,外面的雨下得正疾。这对父子没有打伞,消失在大雨中。(文中人物均使用化名)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