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8 09:23:00 我要评论
万兵兵 郑扬 来源:生活日报
绿皮列车曾经是中国旅客列车的标志性形象。(资料照片)
再见,1085!再见,绿皮车!8月13日起,济南至乌鲁木齐的1085次列车将更换为空调列车。这意味着,目前国内运行里程最长的一趟绿皮车将正式退役。
5日,记者从济南铁路局获悉,将调整济南—乌鲁木齐1085/6次旅客列车编组。自8月13日济南开1085次、8月15日乌鲁木齐开1086次起,列车更换为25G型AC380V空调车底,票价也将调整。
据济南铁路局相关人士介绍,济南至乌鲁木齐的1085/6次列车是在2000年开行载客的,也是当时两地之间运行的唯一一趟列车,至今已有11年的历史。最初,这趟列车采用的是蓝皮空调车,2004年,这趟列车更换为绰号为“闷罐子”的绿皮车。
目前,1085/6次列车为19节编组,其中有7节硬卧车厢,1节软卧车厢,8节硬座车厢,另外还有行李车、餐车和发电车。根据运行计划,该车全程经过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共有35个停靠站,在我省先后经过济南、泰山等七个车站,总里程约3747公里,历时近48个小时。
据介绍,由于票价低廉,大量务工人员成为这趟列车的忠实旅客。记者从铁路客户服务中心查询得知,这趟车全程的硬座仅为177元,硬卧也只有300多元。
“客流量一直不断攀升,尤其是春运和寒暑假期间,最为火爆,满载率达到过150%。”曾跟乘过这趟列车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济乌之间的这趟车最近几年来一直运行得不错,客流也不再单纯以农民工为主,出现了多样化。
不过,绿皮车向来被戏谑为“闷罐子”。由于没有空调,冬天极冷夏天酷热,舒适性很差,就连乘务员也难免抱怨。而今,鉴于各方面的因素,这趟绿皮车终于退役了。
据介绍,1085/6次列车更换为空调车后,票价也会随之进行相应上调。客运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新的票价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应当会按照新空票价执行。
据了解,目前济铁担当运行的60多对列车中,可能还有10余列绿皮车。
展望 票价若翻番,旅客能否接受?
绿皮车退役,这将意味着从济南去乌鲁木齐的旅客不用再忍受严寒酷暑。环境舒适了,相应带来的票价上调问题,或是对此比较敏感的旅客最为纠结和郁闷的事情。据悉,尽管1085次的新票价还没最终确定,但应当会按照新空票价执行。这会意味着什么呢?
硬座票价可能翻番 农民工或最发愁
在京沪线彻底告别绿皮车之时,硬座票价曾上涨到原来的两倍。以1461次为例,未调整前,北京到上海的硬座票价为88元;而调整后就涨到了158元,价格几乎翻了一番。
同样,在今年的1月23日,济南至哈尔滨58岁的绿皮车变更为空调车后,尽管列车时刻与到站点没有变化,可全程的硬座由95元调整为193元,硬卧下由204元提升至373元,基本上也是翻番的。
“环境是好了,旅客也随时都能喝上热水了,但就是票价变动有点儿大。”在济哈列车告别绿皮时代之后,旅客张梓曾向记者反映说,火车更新换代是件好事,但对于像他这样经济条件一般的农民工来说,可能就得掂量一下了。“毕竟是翻番了,不大容易接受。”
目前,1085次全程的硬座为177元,硬卧上调为344元,调价后,大约相应变为400多元和700多元。多掏几百块钱,这对于农民工来说,还真是个头疼的事情。
会不会引发 铁路公路抢客大战?
去年国庆期间,济南至乌鲁木齐长途班车开通,成为山东省目前运营线路最长的道路客运班车。据悉,该线全程票价为600元,运行3644公里,约45小时。这趟班车开通以来,平时相对比较冷清,而在客流高峰期也一度保持了不错的上座率。
而1085次绿皮车退役,可能会在这个线路上再度造成铁路和公路的客源拼抢大战。
从时间上来说,长途汽车全程45个小时,1085次列车需要48个小时,考虑到正点率的情况,双方在耗时上并没有太大差距。
不过,从票价上来看,双方有些争斗的味道了。如果换车后票价翻番,那么1085次列车的硬座为400多元,硬卧上为700多元,正好把长途客车的600元夹在中间。业内人士分析,这种价格分布,给旅客带来的选择余地增加了。
不舍 冷不丁没了,还真有些怀念据悉,绿皮车大多为20世纪90年代之前建造的,大部分都年久失修,曾经是中国旅客列车最具代表性的形象。炎炎夏日,有的车厢因电扇配置不齐或不能用,成了名副其实的“闷罐”;“三九”严冬,车厢内透风撒气,成了“冰箱”。
对于很多中产阶层的旅客来说,最难以忍受的是绿皮车恶劣的乘车环境。然而绿皮车因票价低廉,仍然有相当市场,很受农民以及农民工朋友们和学生等人群的欢迎。
“客流的构成在发生变化,我们就得根据需要做出调整。”对于这次1085次更换车底的事情,济铁相关人士表示,济南至乌鲁木齐的这趟列车在2000年刚开始运行时,可能由于空调车和票价的问题,上座率不是很好。直到2004年换成绿皮车之后才“火”起来。“乘客主要是农民工,还有部分学生。”
然而,这几年,由于西北地区发展比较快,客流的构成也随着发生了变化。很多商务流和探亲流会集其中,原来的“农民工专列”似乎已经有碍观瞻,不能适应旅客的需求了。铁路部门表示,更换为空调车是出于市场的需要。
然而正如在济南工作的泰安籍男子曾涛的感受,绿皮车并非那么容易真正从人们心中离去。“其实,我还是喜欢绿皮车的。”曾涛回忆说,前几年,自己在上学的时候,拿着学生证坐绿皮车回家,只需要花2.5元。“有种坐公交车的感觉,还能打开窗户看看远山和树木。”
对于绿皮车的渐渐离去,人们的感受是复杂的。“顺应时代,这些车早就该换了,便宜是便宜,但是便宜无好货,夏天坐起来真是受罪哦。”网友“wang4550”发帖表示支持,而网友“火云贺者”则担心:“那票价会涨多少呢?”
经常出差的市民罗小南表示,这些年他也坐过不少次绿皮车,冷不丁地取消了,还真有些怀念。
很多网友说,怀念绿皮车,是因为它给穷人们提供了一个出去打工的机会,是公平的一种象征,现在绿皮车的消失,让许多收入微薄的人为省钱不愿常回家或出行。(万兵兵 郑扬)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