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济南

350名志愿者已培训完毕 志愿服务济南西站

2011-06-16 15:38:00    作者:记者 牛远飞 通讯员 肖正平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志愿者 济南西站
[提要] 京沪高铁通车在即,为了更好地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服务,济南市槐荫区从5月份开始公开招募志愿者。经过层层筛选,350名即将服务京沪高铁济南西站的志愿者已经培训完毕,从6月底开始,济南西站每天都会有志愿者上岗服务。
志愿者在接受急救知识培训。(槐荫区委宣传部提供)
  
  □ 本报记者  牛远飞
    本报通讯员 肖正平
    350名“蓝精灵”将上岗服务
  京沪高铁通车在即,为了更好地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服务,济南市槐荫区从5月份开始公开招募志愿者。经过层层筛选,350名即将服务京沪高铁济南西站的志愿者已经培训完毕,从6月底开始,济南西站每天都会有志愿者上岗服务。
  6月13日,在槐荫区政务中心二楼,350名志愿者正在认真听讲,这一天他们要进行志愿工作知识、急救知识、礼仪、齐鲁文化四门课程的集中培训。
  据共青团槐荫区委副书记丁波介绍,从5月11日开始招募志愿者以来,一共收到了现场填报和网络投递的简历共2012份,通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350名骨干志愿者和200名预备队员,由于志愿者服装的主色调以蓝色为主,他们又被称为“蓝精灵”。
  目前,350名志愿者一共分为了19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不到20名志愿者组成,这些志愿者年龄在18—50岁之间,既有市民也有高校学生,此次进行的集中培训主要是针对骨干志愿者,预备队员将通过专家指导和队员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从6月下旬开始,到8月底,每天都会安排志愿者在济南西站的志愿者服务岗亭中提供志愿服务,从9月份以后每个周末将安排志愿者提供服务。”
  据介绍,目前确定的志愿者服务的内容包括通过“小卡片”给旅客指路,用“小纸杯”提供免费饮水,“小药箱”提供紧急救护,“小话亭”提供紧急电话,“小导游”介绍济南名胜古迹等。
  “这是继全运会之后,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志愿者活动。”共青团济南市委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副主任景旭东介绍说,“济南西站的志愿者将成为一个长期的志愿服务行动。”
    把我们的微笑带回家
  在此次志愿者招募活动中,招募组陆续走进各驻济高校进行现场招募。翻动着一张张《志愿者报名登记表》,浮现在工作人员脑海中的,是青春明澈的面孔和生动感人的经历。
  今年19岁的于晓敏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大一学生。虽然是一名“90后”,她举手投足间却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是一位年轻的“老志愿者”。
  于晓敏第一次与志愿者结缘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作为中国海洋大学附中的学生代表,于晓敏被学校推荐为青岛奥帆赛城市志愿者。那次经历让于晓敏感受到作为一名志愿者的神圣:“穿上这身志愿者服装,我就是这所城市的名片!”
  2010年秋,于晓敏来到济南,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徜徉在泉水之畔和古老韵味的老街巷之中,她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特殊魅力。由于经常坐车路过济南西站,于晓敏能够真切感到济南西部新城的变化之快:拔地而起的高楼、宽阔的马路、风格鲜明的绿化,时时刻刻让她感觉到这座老城的脉搏正在西部强劲地跳动。在得知济南西站招募志愿者时,她立即报了名:“志愿者代表了整个济南的形象,通过向旅客们介绍济南的风土人情,让他们感受到美丽济南的魅力,体会到济南人的热情,让旅客把我们的微笑带回家!”
    让省城西部的明天更美好
  23岁的逯柳青,是西客站片区千千万万回迁居民中的一员,但她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目睹家园变迁的整个过程。2008年,逯柳青高中毕业前往国外留学。去年留学结束回国,西站周围的巨变让她惊诧不已。
  找不到记忆中的那个家园,逯柳青首先感到有些失落:“毕竟那是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家园,承载了自己十几年的感情和记忆……”她曾询问村里的老人:在离开咱们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庄的时候,您心里是怎么想的?老人回答道:“当然舍不得啊!可是想想西站的建设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咱可不能因为感情上舍不得而耽误了这么个好机会。谁不想让自己的家乡变得更美好呢?”
  老人的一番话让逯柳青感到很惭愧,她说:“在济南生活了这么多年,一直把家乡对自己的给予当作理所当然,却从来没有想到要为家乡做些什么。”老人的话让逯柳青想通了,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对家乡的热爱绝不仅仅表现在对故土的眷恋上,更要为家乡的发展多做些事情。
  当逯柳青得知济南西站招募志愿者时,她毅然报了名:“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我义不容辞。”谈起家乡的前景,逯柳青满怀希望:“肯定要比原来漂亮,也会更加现代化!我将用我的实际行动,让济南西部变得更加美好!”
解西伟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