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2 08:52:00 我要评论
姚楠 来源: 齐鲁晚报 本报菏泽8月21日讯(记者 姚楠) “全市3796户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任务是今年必须完成的一项中心工作任务,没有任何退路可言。”21日,在菏泽市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会议上,菏泽市副市长任仲义强调。按照要求,到2015年菏泽市每年要新建农房4万户、改造危房1万户,为此,菏泽市委、市政府已将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作为否决性指标,完不成任务,县区城镇化工作考核一票否决。
70多岁的张中旺是牡丹区李村镇后张行政村村民,目前他和儿子两人居住在自家将近二十年的砖房里。由于年久失修,张中旺的老房子已是危房,可由于老人和儿子平时就靠吃低保、打零工为生,翻新房屋需要三万元左右,根本无力负担。而在农村,像张中旺老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危房改造是许多贫困群体最迫切的需要之一。
今年我省首次纳入国家危房改造试点范围,目的是解决像张中旺一样“最贫困、最危险、最急需”困难农民群众的住房问题,按照省里提出每年新建集中农房50万户,改造危房10万户的工作目标,到2015年,菏泽市每年需新建集中农房4万户,改造危房1万户。菏泽市委、市政府已将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作为否决性指标,完不成任务,县区城镇化工作考核一票否决。
今年11月底前,菏泽市需完成3796户农村危房改造,菏泽市副市长任仲义强调,这是一项“没有退路可言的中心任务”。
其中,农村危房改造资金除农户自筹之外,政府还将补助一部分资金,中央平均每户补助标准为7500元,省级财政也有一定资金配套。据了解,7500元是一个平均数,不是每户补助7500元,而是原则上谁困难先救助谁,谁困难就救助得多些。
此外,农村危房改造有严格的建设标准,原则上每户建房面积在40-60平方米之间,目的是解决最基本的居住安全问题。
菏泽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刘贞坚强调,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要与生态文明建设、与乡镇规划相结合,做好农村区域布局和规划引领,通过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打造更多的“生态文明村”;注重农民需求,搞好配套设施建设,避免“只建新房不见新村”;同时,农村住房建设一定要注重质量,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建设。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