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菏泽

菏泽营运三轮车将退出“江湖”

2012-02-27 14:18:00    作者:景佳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城市绿化 清新靓丽 文明
[提要] 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重点敲定:以打造“干净整洁、清新靓丽、文明有序、宜居乐业”的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积极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大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燃气热力普及和人行道畅通工程,为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搭建良好平台。

取缔营运三轮车被列为今年城市管理工作重点。本报记者 邓兴宇 摄

   记者从24日召开的菏泽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重点敲定:以打造“干净整洁、清新靓丽、文明有序、宜居乐业”的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积极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大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燃气热力普及和人行道畅通工程,为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搭建良好平台。
    取缔营运三轮车 
    实施人行道畅通工程
  城市管理是巩固城市规划和建设成果、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总抓手。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打造科学发展高地搭建良好平台?
  菏泽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姜守民说,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是今年城市管理工作的侧重点。今年全市将深入开展市容秩序综合整治活动,加大店外经营、占道经营、宣传庆典、乱搭乱建、乱停乱放治理力度,取缔营运三轮车,确保人行道畅通。着力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最规范有序城市。
  据介绍,今年城区施划机动车停车位95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8600个,安装自行车停车架1000个;设置信息发布栏50个、东方红大街隔离栏550米;建设5处农贸市场、1处花卉市场和1处停车场,提高城市服务功能。
  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实施人行道畅通工程。修补黄河路、丹阳路、康庄等16条道路人行道1.9万平方米;加大店外经营、占道经营、宣传庆典、乱搭乱建、乱停乱放治理力度,确保人行道平整畅通,无损坏占用现象。
  姜守民强调,取缔营运三轮车将是今年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项重点,今年联合市交通局和市交警支队专项治理营运三轮车,开展营运三轮车治理活动,彻底改变因营运三轮车占道停车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
    集中供热面积
    再增300万平米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努力建设幸福菏泽”的民生理念。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将是一项重要的考量标准。为此,菏泽今年将提高燃气热力普及率,着力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生活最舒适城市。
  2011年,菏泽城区建设供热主管网29千米,新增集中供热小区和单位90余个、覆盖面积980万平方米,实现了西部城区和老城区冬季集中用暖的突破;更换东明至菏泽天然气长输管线22.7千米,输送能力每天达到55万方,结束了原来压力低、气不够用的历史。
  今年,将继续推进热力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小区管网对接,今年将建设人民南路等6条道路热力管网5.15千米,配合道路改造建设中华路、大学路等11条道路热力管网12千米,新增集中供热覆盖面积1000万平方米、实际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同时强力推动供热计量改革,全面完成2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供热计量改革任务。燃气方面,将建设管道燃气东门站和调峰储气工程,发展民用户2万户,全年销气量达到1.3亿方。
    实施绿荫行动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姜守民说,全市将大力实施绿荫行动,高标准建设林荫道路、林荫广场、林荫庭院、林荫公园,努力建设“林在城中、楼在园中、人在绿中”生态体系。同时大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着力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环境最优美城市。
  建设市洪泽路、南京路、杨营路和牡丹区煤化工产业园区等5条道路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60.28万平方米;改造市长江路等72条道路绿化,栽植行道树1.6万棵,增设绿化池3.5千米。建设和平路武屯路交叉口东北角绿地,提升改造市中华路东堤口等12处街头绿地,增设浮雕和雕塑,提升文化品位。
  公园绿化方面,通过植树、补土、修台阶对环城大堤进行抢救性修复,建设环堤公园吴堤口两侧样板段;提升改造青年湖公园东北角绿地1.5万平方米;设立赵王河公园沿岸文化景点;修复环城公园损坏路面、广场、座椅、护栏等设施。
  与此同时,装扮靓丽街景,提升城市品位。继续推进墙体外立面美化工程,重点做好东方红大街、大学路、双河路等9条老城区街道墙体外立面提升改造。

李润杰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