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菏泽

菏泽健身设施投入“喊渴”

2011-08-09 14:00:00    作者:王保珠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老城区 小区 牡丹区 体育场 瞧!为健身拉着松枝引体向上 设施建设 体育管理 南城 大圈 很少
[提要] 据了解,菏泽老城区小区大多建设于20世纪70-80年代,当时很少有人考虑到小区基础设施用地,导致现在很多老城小区没有专门的健身区域。牡丹区体育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迎党介绍,目前菏泽老城区健身设施建设主要依靠三方力量:体育管理部门、社会力量以及辖区街道办事处。

  本报菏泽8月8日讯(见习记者 王保珠) 8日,本报报道的《瞧!为健身拉着松枝引体向上》,引起市民共鸣,他们感叹菏泽健身场所的确少,希望有关部门不能因为资金短缺,而放慢健全健身设施的步伐。

  “小区附近没有健身场所,也没有健身器材,早晨只有围着马路转—大圈,再跑到西关体育场锻炼。”居住菏泽牡丹区南城办事处的季先生介绍说,他住的小区里健身器难以满足锻炼需求,只有跑到距离小区较远的西关体育场,但是很多老人却不能跑那么远,他们只好选择了存在安全隐患的马路。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菏泽老城区健身设施建设如此缺失?“资金短缺是关键。由于体育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老城区健身器材缺失的问题。”菏泽市体育局办公室—负责人说,建设健身设施需要—定场地,在人口拥挤的老城区,解决场地问题很麻烦。

  据了解,菏泽老城区小区大多建设于20世纪70-80年代,当时很少有人考虑到小区基础设施用地,导致现在很多老城小区没有专门的健身区域。

  牡丹区体育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迎党介绍,目前菏泽老城区健身设施建设主要依靠三方力量:体育管理部门、社会力量以及辖区街道办事处。

  “投资不足是造成老城区健身设施建设缺失的主要原因。”李迎党说,牡丹区体育管理部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对建设健身设施方面倾斜力度,近两年尽管取得了—定的成绩。但是,街道办事处本身力量有限,资金安排较为紧张;社会力量筹措资金

隋乔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