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鸿 侯郑石 报道
本报齐河讯 2月6日,齐河县举行2012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活动。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齐河旺旺集团等4家用工大户竟然“缺席”了。
“不参加集中招聘活动并不是因为没有用工需求,更不是企业没发展,而是得益于县里的人力资源信息库,保证我们即需即招。”齐河旺旺集团管理科主管韩玉娟解释。
齐河旺旺集团是该县一家台资企业,工资高、奖金厚,留人用人机制完善,被评为“县劳动关系和谐单位”。去年,企业再次增资扩产,计划招工1000余人。旺旺集团将招工需求送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该局工作人员立刻搜索“人力资源数据库”,迅速找出符合企业用工要求的求职人员,经培训、考核等程序后,分3批输送到旺旺集团,解决了他们的用工问题。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信息库,招工、求职无缝隙对接,是齐河县破解招工、求职难的“核心技术”。该县人社局按照实名制开展就业失业登记,将城乡新成长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等求职人员的年龄、性别、技能特长、求职意愿等信息录入人力资源信息库。目前,已累计录入求职人员24万名。企业一旦有用工需求,将相关信息也录入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双方信息自动匹配,实现求职、招工顺利对接。齐河旺旺集团的机修工陈飞说:“去年12月15日,我的求职信息被录入‘县人力资源信息库’,当场就匹配成功去参加‘旺旺’的岗前培训,现在已工作1个多月了,感到很满意。”
人力资源信息库,成为招工方、求职方一起“淘选对象”的宝库。去年,该县城镇新增就业728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43人,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16%和103%。
招工、求职成功无缝对接,还得益于齐河的对口培训。他们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依托县职业中专、技校等培训单位,积极开展定向、定岗、订单“三定”培训,实现新建项目竣工、合格员工上岗。德百集团城市经济综合体项目去年3月落户齐河,计划今年9月投产运营,预计需要500人的务工团队。“去年底,县里根据我们需求,组织120人求职人员到县职业中专培训,等企业运营时,这些员工就可上班。”项目副经理秦霞说。
“适时招工与集中专场招聘相结合,才能满足各类用工单位及求职人员的不同需求。”县人社局局长胡光民说,“参加这次招聘活动的单位用工数量最多的百余人,最少的仅5人,而用工在数百以上的用工大户没有参加,其原因就是把功夫用在平时,做到了企业用工即需即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