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州

凝心聚力打造新能源之都

2011-07-12 06:30:00    作者:陈中华 张宇鸿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因近年来聚力引进和扶持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新能源项目,德州经济开发区已成国内品种最全、质量最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新能源产品生产基地
  ◆高效节能环保项目汇聚德州经济开发区
  ◆新能源产业产值去年已达200亿元
  □记 者 陈中华 张宇鸿
   通讯员 杨 锋 韩立敏 报道
  本报德州讯 7月上旬,记者在位于德州经济开发区的山东华业风能设备有限公司得知:这家国内专业研制、生产风力发电机及配套设备的公司,本欲将低端产品机仓罩淘汰,但日本地震后机仓罩订单骤然飙升数倍,且几个月来持续增长,公司由此决定继续生产下去。副总经理王志强以此向记者解说风力发电的辉煌前景。
  华业公司只是德州经济开发区近百家规模新能源产业公司中的一家。因近年来聚力引进和扶持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新能源项目,德州经济开发区已成国内品种最全、质量最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新能源产品生产基地。
  新能源产业之所以在此集聚,首先受益于开发区人转型意识的超前。
  总部坐落在德州经济开发区内的皇明集团建于1995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和真空管生产基地。凭借在太阳能开发利用方面的突出贡献,皇明集团所在的中国太阳谷成为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主会场。受其影响,开发区人很早就有了转方式、调结构的意识。自金融危机发生前的2007年开始,开发区更是自觉加大了“转型”力度,在全国较早确定了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思路。
  德州市委常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军明确提出:“将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跨越发展的主抓手。”
  新能源产业之所以集聚,还受益于开发区人转型意识的执着。
  德州经济开发区地处京津南大门、山东北大门,东与环渤海湾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相衔,西与广袤的中原及西北地区连接,是著名的交通枢纽地之一。建设京沪高铁一级站的消息传开后,携物流便捷之地利,更受投资者青睐。但开发区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执着而坚定,在招商中明确提出了“4不招”,明文标示:“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不招,高消耗能源资源的不招。”
  中节能太阳能发电(德州)有限公司投资近5亿元,在开发区建造20兆瓦电站。公司光伏发电核心技术是将阳光聚热片产生的热能通过电池板变成电能。制造电池板的关键部件是多晶硅,
但多晶硅制造本身恰是高耗能、有污染的。中节能德州公司选择从外地生产或购进多晶硅,再拿到开发区进行电池板的组装制造。这是落户企业的自觉做法,也是德州经济开发区的硬性要求。据开发区负责人介绍,仅今年以来,他们就因“环保”不达标拒绝了上亿元投资项目5个。
  为了打造“新能源之都”,按照杨军的话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按规定,国家和省对新能源产业给予优厚的扶持补贴,比如光伏发电,我省给予电价55%的补贴。但除此之外,德州市及开发区又制定了一系列自己的政策,加码扶持。也正因为对新能源产业的特别厚爱,2010年,财政并不富裕的德州市,首次专门拨付1亿元,用于新能源企业建设和技术升级改造奖励。
  中节能德州公司总经理张磊对记者说,目前,中节能集团的太阳能发电,全山东省仅投资于德州经济开发区一处。公司于2010年8月开始可行性研究,当年12月30日,一期10兆瓦发电工程即在开发区竣工并并网发电。
  张磊说,之所以将这一热门投资选择德州经济开发区,主要还是有感于对方的工作效率,在外地貌似很难办、很难协调的事情,在这里一两天时间就办完了,落户企业由此深切感受到开发区对新能源产业的钟爱和敏感。
  目前,德州经济开发区的太阳能光热光伏、风电设备、地源热泵、LED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开发等高效节能环保项目高度聚集,在国内已成“傲视群雄”之势,龙头公司竞相驻扎。尤其是,以皇明、中节能、奇威特等公司为代表的太阳能光热利用、建筑与节能一体化、光伏发电、太阳能直驱中央空调等项目,以中大·贝莱特等公司为代表的利用地热资源、研制开发的空调系统,以华业风力集团为代表的风力发电设备,其技术及产品规模等皆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外形成了庞大的客户群。
  迄今为止,德州经济开发区已获国家授予的“国字号”品牌4个:国家兴贸创新基地、国家首家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新能源试点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2010年,全区新能源产业产值已达200亿元,预计后几年增速更为惊人,2013年产值可达500亿元。德州经济开发区当之无愧成为“新能源之都”。
李辉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