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1 14:50:00 我要评论
来源:德州新闻网 ■温馨提示■
晚报《六问德州》大型系列报道今日继续关注第三问:德州发展现代产业如何借力高铁?
乘风高铁叫响新能源品牌
王磊 德州市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推进办公室副主任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新能源产业,是我国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德州这座“太阳城”的意义不言而喻。德州作为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新能源产业已初具规模,2010年新能源企业160多家,销售收入共310亿,主要涉及太阳能、光热、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但同时存在着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不完善,产业规模低等因素,制约着我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目前全国各城市都瞄准了新兴产业,实现经济转型。如果不抓住高铁机遇发展新兴产业,德州新能源产业将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借力高铁,新能源产业可以尽快形成产业集群。目前我市在高铁新区规划了新能源产业园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园区得到了很多考察企业的认可,这有利于德州将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高铁带来人才的流动,特别是高端人才,我们可以通过提供政策和服务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当有了人才的支持,有助于我市新能源产业链进一步升级;高铁将会加大资金的流动,投资商在选择市场和项目时,交通是考虑的重点因素,高铁效应势必明显。
高铁开通后,对德州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与各大城市空间的缩短,让德州更融入到其它城市圈中。比如最近江苏常州发改委工作人员来我市考察新能源产业,就是坐高铁来的,一共才用了3个多小时的车程,客人们来到德州后的切身感受就是交通非常方便。高铁的开通无疑会吸引更多客商前来。
高铁的开通对于沿线城市同时也有负面效应存在,比如“虹吸效应”等,但是德州的新能源产业并不畏惧高铁带来的挑战,原因首先是德州市政府这么多年一直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不断予以扶持,加快了德州新能源产业市场化步伐;有了政府的支持,我市的新能源产业已初具规模,很多企业虽然规模小,但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比较强;还有就是土地、人才等优势,高铁新区建立的新能源产业园、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等,这些都是我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优势所在。
不妄自菲薄,但必须承认的是,德州的城市品牌还不够硬,必须加大自身宣传,吸引更多客商前来德州考察。高铁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宣传平台和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高铁机遇,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强产学研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同时进行产业整体规划和布局,切实提升产业集聚力。
另外,关系到新能源产业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发展着力点的问题,规划、定位时,起点一定要高,目光一定要长远,不能把一些企业包装一下换个名字就往新兴产业上靠,否则将对我市的新能源品牌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影响产业的整体发展。
记者 潘晓泉 通讯员 桑金航 整理
高铁对德州城市综合体的拉动作用已显现
魏增连 德州市城市综合体(房地产业)推进办公室副主任
德州是一座因交通而兴、并伴随交通建设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座城市。京沪高铁的运营,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推动德州城市建设等领域发展的一次关键机遇,城市综合体(房地产业)将极大地受益。
据我们了解,京沪高铁沿线设站的城市,目前都把高铁的开通视为提升城市形象、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机遇,都非常注重城市综合体(房地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也把加快以高铁片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东部新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按照建设地标性建筑群和功能完善的城市综合体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有特色、有影响、有较高知名度的高铁站区样板。并且,高铁对我们的高铁片区城市综合体(房地产业)的拉动作用,日前已经开始显现。
我市规划的高铁新区范围内,将建设一个城市综合体,四个大社区。日前,外地开发企业认识到了高铁的影响,开始关注德州。金田阳光投资集团将投资80亿元,在德州东站附近打造德州金田阳光城项目,6月15日已经签约。这个项目将建设一个国际商贸交易展示中心、一个电子商务城、一个文化休闲娱乐广场。
在高铁片区大社区建设方面,我市已经与中国中铁股份公司签订大王社区项目,与青建集团签订袁桥社区建设项目。另外,大杨庄大社区建设项目也已达成合作意向。
除了中心城区,高铁也将拉动周边区域城市综合体(房地产业)的发展,譬如陵县高铁新城建设正如火如荼。受益高铁的产业非常多。高铁带来的巨大客流将产生强大的购物、餐饮、休闲、商品和服务消费能力,加速我市高铁东站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中心城区新的增长极,直接推动集高级商务、高端服务、高新产业于一体的高铁新区的崛起,并加速德陵一体化,推动城市向东扩张。同时,高铁对德州商业地产的拉动作用也将是巨大的,德州商业地产近两年发展日益迅猛,项目逐年增多,在整个房地产业中的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由此一来,又会推动中心城区提质扩容。
高铁的开通,还帮助人们降低了因克服距离障碍而付出的代价,并且弱化了其它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北京等大都市居民到德州购房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近几年,我市房地产业始终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市住宅与房地产完成投资90.2亿元,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1032.6万平方米,房地产业完成地税收入10.25亿元,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已广泛辐射我市各县市及河北沧州、衡水等周边区域,吸引了一大批外来购房者来德州投资兴业、安家落户。高铁时代的到来,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经历了将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严格区分的时代后,单一的地产开发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承载市民购物、休闲、娱乐等多样化的需求,不能适应城市的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赋予了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发展机遇。今后三年,我市将引进3个大型城市综合体;房地产业投资643亿元以上,增长幅度超过50%。因此可以说,高铁时代,德州必将开创城市建设新局面。
记者 马宝涛整理
旅游业发展应大力倡导美食文化
□网友“祁赫”
当高铁拉近德州与外部的距离后,来德州游玩的人员中,观景、赏古是一个方面,同时,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也是吸引眼球的一个亮点,有朋友去西安旅游时,总惦记着小胡同的泡馍,其实,如果让人们来德州也有所惦记,其实也不是太困难的事,咱们德州的饮食文化似乎早已远近闻名,只是这些年有些遗忘了,如果在组织生态游、古文化游、乡村游等等的基础上,有意识的设计出美食园来,让游客每到一地,都能切身体会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别具特色的文化底蕴,进而影响游客们口碑相传,再度来德州游玩甚至投资发展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美食和旅游往往是同步的。我建议在发展高铁旅游的同时,在德州设立多个有特色的美食园、美食街。因为德州扒鸡还是刚出锅的好吃,像老豆腐、羊肠子、大柳面、保店驴肉什么的,把咱们德州各地的特色小吃都集中在美食园里,现吃现做,肯定会吸引很多人。具体的模式也可以参照西安等旅游胜地的小吃街。这样不仅增加了旅游业的服务内涵,也能解决许多人就业问题。
记者 陈锟 整理
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高铁
□网友“混是王道”
现代产业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德州现在也已经在积极的推进,也有不少非常大的投资项目开始落户德州。高铁开通后,如何借力高铁发展现代产业是德州应该好好考虑并作出认真规划的问题。
首先是产业选址,产业发展在区域上需要集中,然后才能产生发展的合力,拥有更多竞争的动力。我认为产业选址想借助高铁的话就要靠近高铁,不但使高铁路过时能够看见集中的产业园,而且对吸引人才也大有帮助。一些从大城市学成或者在大城市就职的人才来到德州,对于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可能会让他们不适应。如果产业园距离高铁相对较近,会让他们产生交通方便的客观印象,无论是济南、北京、天津还是上海。他们只用计算高铁的到达时间,而不用过多担心从工作地点到火车东站的距离。所以我建议现代产业园应靠近德州高铁东站。
其次是确定主力发展产业,作为现代产业德州有“10+3”。但我觉得与其大而全的全面覆盖,不如有重有轻,重点发展某些产业,以其他产业做辅助。产业重点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符合德州发展实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比如太阳能,无论做得程度如何,但在德州有相当的发展基础,而且前景看好。然后就是产业,使之集群化,最后通过高铁吸引先关人才,并做有关情况的宣传。
再次,是否有尖子产业与高铁相融合。高铁的座椅、玻璃,门窗甚至是一块桌布如果能由德州生产的话,这就是卖点。高铁上物品的质量不一定高,但它是高档次的象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产品挤进去,这样我们才能够有噱头。“高铁的座椅来自德州。”这是什么概念,就像有些品牌推介的“央视上榜品牌”,这就是品牌效应。
记者 陈锟 整理
话题预告
晚报《六问德州》大型系列报道下期关注:如何借力高铁打造“休闲德州”?问策会诚邀您的参与。报名电话:15005342113。
还可通过以下方式参与讨论:
1、写信
地址:德州市东方红路宝林大厦8楼《德州晚报》“六问德州”栏目组收邮编:2530002、电子邮件邮箱:15005342113@163.com3、电话手机号码:150053421134、QQ群“六问德州”QQ群号:1613613735、回帖
进入百度贴吧“德州”吧中的“高铁时代,六问德州”帖子留言
6、微博互动
在新浪微博关注“六问德州”,地址:http://weibo.com/1192168901
我们期待,大家共同思考;我们期待,你我共同作答;我们期待,全民共同参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