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5 15:17:00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4日,德州市盐务局在南七里铺—食品加工作坊内查获私盐1.3吨。
链接>>
食盐中毒案件在各省市时常发生,今年10月份,德州市和平公寓南区3位住户因外出旅游食物中毒死亡,原因就是所吃食物中使用的是工业盐。另外,2010年1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一工地内6名工人误把工业盐当成食用盐食用,随后集体出现中毒。2009年10月18日浦东新区曹路镇外来打工者在食用了一家熟食店使用工业盐制作的熟食后,引起25名工人中毒,其中一名38岁的男子不幸身亡。
本报11月4日讯(记者徐乐静 通讯员 高长征)4日,德州市盐务局稽查人员在查处一家使用私盐的肉食加工店时,在其隔壁意外搜到1.3吨私盐。正是以前查处另一家肉食店时漏网的“地下盐库”。
上午10时许,盐务局盐政科的稽查人员接到举报,七中村有肉食加工厂使用私盐。记者跟随稽查人员一起来到此店,前来开门的是一个19岁的女孩。记者看到,她家是一个家庭式的肉食加工作坊。稽查人员进去检查的时候,作坊里一位伙计小明(女孩这样称呼他)正在大缸前煮肉。几分钟后,稽查人员从作坊里面搜出了半袋私盐。“这一袋应该有100斤,现在只剩下20多斤了。”盐政科刘亚君说。几分钟后,在其他角落里,稽查人员又找到了一个写着“工业盐”的空袋子。记者采访中了解,女孩的父母回武城老家去了,家里只剩下女孩和伙计两人。在稽查人员的追问下,伙计小明表示,他一天能够煮两锅肉食,而一锅肉需要用15斤盐。
10点半左右,记者正向女孩了解情况时,盐政科马建东科长告诉记者,在隔壁邻居家也发现了一些私盐。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放了26袋私盐。“这些都是100斤的。”马科长说。记者看到这些私盐分4种不同的袋子装着。有的上面写着“精制盐”三个字,有的写着“盐粉”两字,还有写着“氯化钾”或者什么都没有写的白色蛇皮袋。稽查队队长司勇告诉记者,这些袋子里装的盐都是不正规的,商贩为了防范稽查人员检查将这些私盐放在各种袋子里。
“这些私盐加起来有1.3吨,还有不少已经用掉了。”马建东科长说,这间房正是前几天被盐务局查到使用私盐的一家肉食加工店。马科长告诉记者,前几天在他们家只搜到一包私盐,原来都藏在这里呢。据了解,这些年食盐中毒案件频繁发生,其原因都是市民吃了不合格的私盐。为了防止食盐中毒案件的发生,今年德州市盐务局强化了打击力度。1-9月份一共查处了1171起使用私盐事件,比往年多出了100多起。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