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本站搜索:

果价两年大幅波动 业内担心“重蹈覆辙”

2012-06-05 07:17:00     作者: 隋翔宇    来源: 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套袋苹果 烟台苹果 苹什么 收购价格 苹果价格 过山车式 果品 产区 刘永辉 大幅
[提要] 栖霞天誉果品有限公司在2010年秋季收购了15000吨苹果入库,经过价格“过山车式”的波动之后,最终蒙受了1500万元的亏损。牟平果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立江告诉记者,由于连续两年苹果价格的大幅波动,他所认识的同行十之七八都有亏损。

  □本报记者 隋翔宇

  5月26日上午,随着一批苹果从栖霞市桃村镇上的一家冷风库中出库上车,冷库经营者刘永辉也开始对自己的生意做起了阶段性的小结:他所经营的冷风库设计容量为6000吨,去年苹果收购时的库存量达到5000吨,目前出库的数量已超过存量的三分之二。

  “多亏五一之后的苹果价格有所上涨,现在80mm果的出库价在每斤3.8元左右,基本可以实现保本微利,而在春节左右出库的苹果,平均每斤要亏损0.5元以上,其中包括每斤0.2元的存储成本。”刘永辉告诉记者。

  这已经是烟台苹果经历的连续第二年“苹什么”。在去年年初,烟台苹果价格从高位上一落千丈,让很多库存量大的经销商叫苦不迭。

  栖霞天誉果品有限公司在2010年秋季收购了15000吨苹果入库,经过价格“过山车式”的波动之后,最终蒙受了1500万元的亏损。而在今年春节前后,相对于每斤3.2元左右的收购价,苹果80mm果的出库价格也曾跌破3元,一度引起了业内对苹果“重蹈去年覆辙”的担忧。

  收购价太高

  烟台市苹果协会会长赵培策认为:“苹果价格连续两年的大幅波动,根源在于收购价格连续两年的高位运行。”据赵培策介绍,2010年的苹果收购价格较高,是因为前一年苹果销售状况良好,使得经销商对市场作出了乐观预期,从而导致该年苹果上市之后收购价格一再走高。

  然而,去年苹果收购价格的走势,出乎绝大多数人的预料。刚一上市,80mm果的收购价格就突破每斤3元的大关,而往年的正常价格多在2.5元左右,随后又接连攀升到3.2元、3.4元,在蓬莱一个产区,直径90mm的优质果甚至卖到了每斤近6元的高价。

  由于去年的气温、降水等天气条件变化,烟台产区的苹果采摘时间推迟了半个月左右。赵培策认为,“正是因为这半个月的推迟,使得国内果品市场出现了一个相对的供应空白期,从而造成了苹果刚上市时的旺盛需求。”

  栖霞果商王法华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印证了这个观点。他告诉记者,去年苹果的收购价格虽然是近年来的最高点,但在刚上市时根本不愁销路。一些果商收购之后立即发货,即便收购价超过3元每斤,但卖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价格也能达到每斤3.5元以上,扣掉包装、运输成本,仍然有钱可赚。

  这种初期盈利的状况一方面使果商们相互竞价收购,另一方面又让果农对价格走势产生了错误的预期,不少果农都选择自存苹果,整个烟台地区果农苹果自存率达到20%。这两个因素的交织让收购价格持续走高。

  伤了经销商

  相对于果农,苹果经销商是受“苹什么”影响更大的一个群体。据介绍,如果不计算自身的人力成本,果农生产一斤套袋苹果的成本在每斤1.5元左右。因此,苹果价格目前的波动对于果农来说只是获利的多少,但对于果商来说却是或盈或亏的问题。

  牟平果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立江告诉记者,由于连续两年苹果价格的大幅波动,他所认识的同行十之七八都有亏损。在目前农超对接不够完善的背景下,苹果经销商是连接果农和消费者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短期看,苹果经销商受价格影响最大。但如果损害到他们的经营积极性,最终也将会对消费者和果农产生负面影响。”于立江说。

  力推品牌化

  连续两年的“苹什么”已让烟台苹果有些吃不消,如何能够避免或降低价格波动的影响,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赵培策认为,品牌化之路或许是“苹什么”的一个解决方法。

  目前,烟台苹果的国内市场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地区和北京等大城市。其销售流向大致分批发市场和超市两个渠道,其中批发市场占的比重约在70%左右。据赵培策介绍,在去年11月份,“烟台苹果及图”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将为烟台苹果拓宽超市销售渠道。“在超市里,消费者通常比较重视苹果的品牌,苹果的价格也比较稳定;但在批发市场,各地苹果之间的竞争很容易变为‘价格战’。”

  “不仅如此,通过品牌化认证,烟台苹果产区可以推行统一标准的基地建设,对果农实行统一的技术指导和信息通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同时也利于农超对接等一体化经营模式的推广,从而推动烟台苹果市场的平稳发展。”赵培策说。

隋乔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