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 山东汇通试水“金融仓储”

2011-05-18 02:31:00    作者:刘勇   来源:大众网--经济导报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贷款 金融仓储 山东汇通
[提要] 济南一商业银行的信贷员认为,有了专业公司做“管家”,改变了企业动产资源难以抵、质押以及银行对抵、质押产品难以监管的局面,该项业务可以迅速做大
金融仓储加速资本循环
  济南一商业银行的信贷员认为,有了专业公司做“管家”,改变了企业动产资源难以抵、质押以及银行对抵、质押产品难以监管的局面,该项业务可以迅速做大

    ◆导报记者 刘勇 济南报道

    “采用金融仓储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闫国的一席话让经济导报记者眼前一亮。

    闫国是山东汇通(金融)仓储服务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在中小企业天天喊“融资难”,而“融资难”却一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当今,闫国的金融仓储模式能有什么超出常人的“绝活”,破解这个难题呢?16日,在闫国的办公室,其向导报记者详细介绍了金融仓储的优势。

    动产抵质押的困境

    “‘金融仓储’服务很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入座,闫国就侃侃而谈。

    据闫国介绍,所谓金融仓储,就是专门服务于金融业,为银行信贷提供第三方动产抵、质押管理的专业仓储服务,是金融与仓储的交叉创新。也就是对抵押品的价值发现、价值维持、价值实现等以价值管理为内容的链式管理服务。

    在我国传统的银行信贷中,中小企业常常由于缺乏厂房、机器设备等有效不动产抵押物而得不到信贷资金支持。但同时,生产型或流通型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有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动产,且这些动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较固定的最低贮存量。

    如何管理这些抵、质押品?过去,银行自备仓库自行雇人看守,不仅不专业、没精力,也影响了动产抵、质押业务的普及。

    “如果有专业公司将中小企业抵、质押给银行的动产进行第三方保管和监管,银行的后顾之忧解除了,信贷资金安全有保障了,银行开展动产抵、质押业务的积极性就有了;动产抵、质押这个‘任督二脉’一旦打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将会得到有效化解。”闫国说,“我们就是这样的专业公司。”

    “就拿钢铁行业的中间商来说吧。”闫国举例说道。而之所以以钢铁行业为例,是因为此前他曾关注过本报有关钢铁行业的一篇报道。

    “A 公司接到一个价值5000万元的订单,但他的资金不足以先期支付给钢铁公司,因此他可以先与我们、银行和钢铁公司签署一个四方协议,随后银行放款,我们公司向A 公司派驻监管员,监管A 公司的库存情况。如果要出库,需要银行和我们都签字后方可。”

    在采访中,闫国数次接到一些企业负责人的咨询电话,询问金融仓储的运作。也有客户专门上门咨询。

    闫国告诉导报记者,他们在省内的多个城市都开拓了业务,而且大多数合作的公司都很顺畅地从银行得到了贷款。不过他表示,并非所有企业都能与他们合作,他们对合作企业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只要东西不贬值,易变现、易流通,价格相对稳定,就有操作的可能 。”在闫国提供的动产抵、质押商品准入目录上,导报记者看到包括钢铁、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纺织品、农产品和其他商品七大类上百个品种。

    顺利促动产“变现”

    “盘活了库存资产,增加了流动资金。”一位前来拜访闫国的客户向导报记者私下表示,像他们这类小企业,仓库里每天都放着一定数量的铺底存货。这些存货压在仓库里,会占用不少流动资金。企业原本就资金紧张,要贷款又缺乏担保物,有了这个模式就能顺利将动产变“现”,既能节约成本,又能使企业提前扩大再生产。

    “银行动产抵、质押业务之所以一直难以推广,根源在银行既不可能对所有抵、质押品的价格逐日盯盘,也不可能对放在中小企业仓库中的抵、质押物进行24小时监管。”济南一商业银行的信贷员认为,有了专业公司做“管家”,改变了企业动产资源难以抵、质押以及银行对抵、质押产品难以监管的局面,动产抵、质押业务可以迅速做大。特别是很多不适合做抵、质押的动产,有了这个模式,都能抵、质押,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有效的突破。“金融仓储的出现,还能压缩民间高利贷空间。因为小企业只有在贷款无门时,才会借高利贷。”闫国表示。

    在闫国看来,发展金融仓储,对防范区域金融风险也有好处。“很多民营企业喜欢互保,这不是风险的化解,而是风险的累积。一旦个别企业出现风险,将形成风险传递。用自有资产抵、质押,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当前经济形势下,一方面中小企业渴求银行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想拓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然而中间少了一个可靠的抵、质押担保。专业的金融仓储公司将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李辉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