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4 14:47:00 我要评论
王晓霜 来源:齐鲁晚报本报11月3日讯(记者 王晓霜) 近日,《滨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规划》制定了体育健身设施覆盖城乡、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不断完善等8个目标。到2015年,滨州市将实现城市社区、乡(镇、办)群众体育组织全覆盖。
《规划》指出,滨州市将广泛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锻炼1小时;开展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每年举办一届中国黄三角滨州市体育节;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办好基层农民运动会;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到2015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总量超过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5‰;建立市、县、乡三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使国民体质监测网络更完善。到2015年,滨州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将达到40%。
在5年内,滨州市还将继续做好“体育惠民工程”,各县区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主题公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到90%以上;公共体育设施根据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打造“10分钟”健身圈(城市社区居民以正常速度步行10分钟左右,也就是800-1000米的距离,就能找到一处可供健身的设施、场馆或场地),条件较好的县(区)城区建设“8分钟”健身圈,各类健身俱乐部、健身指导站、健身气功活动站明显增加,实现城市社区、乡(镇、办)群众体育组织全覆盖。
另外,滨州市要组织开展以“五个一”(一处公共体育设施、一个全民健身指导站、一个体育俱乐部、一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一批特色体育健身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体育先进社区”争创活动,做到“人人热爱体育,全面健身强体”。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