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5 13:49:00 我要评论
翟成新 李雅芹 来源:齐鲁晚报本报通讯员 翟成新 李雅芹
6月12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阳信县鼓子秧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熟悉内情的人都说,阳信县鼓子秧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学岭功不可没。
得到阳信县鼓子秧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讯,笔者第一时间采访了王学岭老人。洋湖乡张杨村的秧歌专家王学岭是鼓子秧歌的第八代传人,谈起秧歌话题,现年62岁的王学岭老人就打开了话匣子,从少年时代的“秧歌迷”,到青壮年时代的“秧歌教师”,再到老年时代的“秧歌导演”,王学岭的一生与秧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是当地第八代秧歌鼓手正宗传人
王学岭出身于秧歌世家、木工世家、戏剧世家,是当地第八代秧歌鼓手正宗传人。祖父王士忠是当地第六代秧歌会长,曾带领秧歌队参加了辛亥革命庆典。父亲王恩典是第七代秧歌鼓手,曾带领秧歌队参加了新中国开国大典和原渤海军区民间艺术调演,受到时任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福的亲切接见和颁奖。从小受到秧歌艺术和戏剧艺术熏陶的王学岭,喜爱秧歌和戏剧中的各色行当人物。他自制皮鼓、花伞、头饰等秧歌行头,每逢年节他便组织小伙伴穿上自制的行头走街串巷扭秧歌。
“在文革时期,我参加了村里的文艺宣传队,并和同村几位好友共同创办了庄户业余剧团。演出《沙家浜》、《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剧目。”王学岭说,无论演什么,他总还是不能忘记让自己魂牵梦绕的秧歌艺术。王学岭说,文革时期,有时秧歌不能公开演出,他就晚上关上房门偷偷在家里表演。一会儿跑伞,一会儿演武生……因为在他看来,秧歌是自己一生的钟情所爱。王学岭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人,晚上除了过过“秧歌瘾”之外,还静下心来思考秧歌的角色扮相和排阵方式,他创造性地把戏剧中的角色行当和军事中的排兵布阵融合到秧歌艺术中,自编秧歌角色和排阵围场,使秧歌艺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得到了创新。
怕鼓子秧歌失传,一手组建少年秧歌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30岁的王学岭迎来了自己秧歌人生中的春天。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满怀信心地组建秧歌队,带领好友自制秧歌行头,他的行动感动了村民,全体村民自发捐款重新购置了像样的锣鼓大件。穿上武生的服装,王学岭这位第八代鼓手传人把秧歌大鼓擂得震天响。在他的鼓声中,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张杨村的秧歌队声名远扬,越舞越红火,多次夺得当时惠民地区民间艺术调演一等奖。
“鼓子秧歌的主要角色有伞、鼓、棒、花四种,这四种角色是以演员所用的道具命名的。”据王学岭介绍。其中所用的道具“伞”,是以古代帝王将相出巡用的“华盖”演变而来,鼓子则是由古代的盾牌演化而来,鼓槌是短刀或矛,棒是由鞭演化而来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已进入中年的王学岭深刻感受到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新人才行。于是王学岭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建起了少年秧歌队。少年秧歌队的组建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1986年春节,王学岭带领张杨小学秧歌队代表全乡参加全县民间艺术调演一举获得第一名,秧歌队在县一中操场连演数场。
没有场地和收入,王学岭一度失去希望
新中国成立前洋湖乡的文艺活动大都集中于逢年过节,多由村内文艺爱好者自发筹办,不讲任何报酬,而且舞蹈活动异常活跃。从1937年开始,由于日军入侵,民间舞蹈艺术受到摧残。1945年洋湖乡解放后,民间舞蹈重新复兴,群众舞起鼓子秧歌欢庆胜利地到来。1959至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造成暂时的经济困难,境内的群众文化生活陷入低潮。1966年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文化活动趋于政治化、形式化。自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受多元化现代娱乐形式冲击等因素的影响,鼓子秧歌的发展逐渐陷入低谷。在没有展示场所、没有收入的困境中,王学岭等老艺人一度失去了希望。随着演员年龄偏大,老艺人日益减少,缺乏名角,面临传承断代的危险。“手上的‘家伙什’用得越来越少,手都生分了,真盼望娃娃们能学啊。”王学岭老人回忆,眼看着现在好多年轻人都不知何为鼓子秧歌,他心中感到隐隐作痛。
鼓子秧歌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走向新生
近年来,古老的鼓子秧歌开始活跃起来,大到文化艺术汇演,小到群众结婚喜事,都会邀请鼓子秧歌的演出助兴。这让王学岭老人非常欣慰,眼见着自己手上的技艺重获新生,他有掩不住的高兴劲儿。2009年12月20日,阳信县鼓书院在县文化馆举行揭牌仪式,至此,全县39名曲艺爱好者组成的群众艺术团体又有了活跃的舞台。
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际,王学岭把庆奥运编成“跑五环”秧歌场子。同时,他把传统秧歌的场子、鼓点、人物扮相融入了现代舞蹈动作,并把传统的手绢改为五彩转绢,融入了东北二人转的手绢旋转方式和舞姿,使秧歌艺术焕然一新。
去年,王学岭导演的少年秧歌队阵法又有创新,形成了“八卦阵法,星罗棋布;二龙出水,气贯长虹;彩蝶翩翩,一翅飞天;奥运五环,运动旋律;乌龙摆尾,力拔群山;迷魂阵法,眼花缭乱;共庆胜利,奔走相告;凯旋之师,威武震天”的崭新阵法。全新的阵法和现代元素的融入使王学岭带领的少年秧歌队在全市大展风采。在去年教师节文艺汇演中,他带领的少年秧歌队在梨园广场连舞数场。
为传承这一文化遗产,阳信县采取入户发动、喇叭宣传、媒体报道等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每年拨付专项经费,在服装、道具、演出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并利用节庆日开展民间艺术汇演。同时在幼儿园中开设秧歌教程,成立少年秧歌队,将鼓子秧歌纳入校本课程,更新观念,创新技艺,使之融入现代元素,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名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力度也日渐加强。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负责人江卫民称,目前,鼓子秧歌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获得一定数额的传承资金外,会更多地提供民间文化交流展示平台,支持和挖掘艺术造诣深的后起之秀。不仅保护和发展鼓子秧歌的宝贵艺术财富,更深入挖掘和继承、发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至今日,“鼓子秧歌”正在重新走向辉煌,逢年过节处处都有举办“鼓子秧歌”的习惯,颇受当地群众欢迎,使秧歌这一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世代相传,更加绚丽多彩。
相关链接
鼓子秧歌
据悉,鼓子秧歌起源于阳信县洋湖乡张杨村,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叫“打鼓子”,亦称“大鼓子秧歌”、“跑秧歌”等,是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高潮日。秧歌队伍庞大,人数众多,角色各异,锣鼓齐鸣,热闹非常。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才普遍称之为“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主要角色有“伞”、“鼓”、“棒”、“花”四种,这四种角色是以演员所用的道具命名的。其中“花”为女角,“伞”又分“丑伞”和“花伞”,“丑伞”多扮作老汉形象,“花伞”多扮作青年形象,“丑伞”中的第一和第二把伞既是演出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又是领舞者;“鼓”是鼓子秧歌表演的主力,人数最多且由男性青壮年扮演;“棒”一般由青少年扮演;“花”又称“拉花”,有“地花”(不踩跷)和“跷花”(踩高跷)之分,多由少女扮演。鼓子秧歌的各种角色在人数搭配上没有统一规定,一般分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一般在90人以上,70人左右为中型,50人左右为小型。秧歌队可定点表演,也可在行进中表演,当地称“街筒子”,又叫“串街”或“行程”。定点表演的第一表演段就是秧歌的主体部分“跑场子”, 整个跑场子的过程一般按照文场———武场———文武场的顺序组合反复,其节奏有快有慢,气氛上对比鲜明,情绪上有张有弛,效果明显。鼓子秧歌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大鼓和大锣。道具比较多,如一条三四米长的彩绸、扇子、花枝,高跷、花伞鼓、系着铜铃的拨槌等。 “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婆、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清·吴锡麟《新年杂咏抄》。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